“中國制造2025”將催生新一代自動化龍頭
2023-10-31
在國家的升級戰略中,讓企業進行智能化、工業化相結合的改進升級,是中國企業更好提升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。去年10月,中德政府在第三輪磋商后發表《中德合作行動綱要》,宣布兩國將開展“工業4.0”合作,該領域的合作有望成為中德未來產業合作的新方向。
分析認為,工業4.0有望推動國內相關行業和企業進一步發展和進步,而在資本市場上,工業4.0相關題材與上市公司亦是資金熱烈追逐的對象之一。其中,工業互聯網、工業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細分領域頗受關注與期待。
從全球范圍來看,當前工業互聯網獲得了多個國家重視——國際上工業互聯網的代表是美國的優異制造戰略,和德國的工業4.0。通過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寬帶網絡等技術,通過接入傳感器,實現對物理設備的信息感知、網絡通信、遠程控制和協作。早前有消息表示,美國GE公司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,投資10億美元效率提高快。而德國工業4.0德國將工業分為機械化、電氣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制造四階段。
國內情況來看,十八大報告提出四化協同、兩化深度融合的方向。而“中國制造2025”更被認為將拉開工業互聯網序幕。有分析指出,在未來20年中,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左右的GDP增量。應用工業互聯網后,企業的效率會提高大約2成,成本可以下降2成,節能減排可以下降1成左右。
分析認為,行業內將出現兩條顯著的高速成長主線。一是優異智能裝備加速成長,如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裝配線、自動化倉儲設備等,二條主線是本土自動化龍頭。
“中國制造2025”是中國制造“三步走”戰略的一步。分析指出,作為未來重大戰略的組成部分,工業自動化被認為將是其中一個具備中長期高景氣度的分支。
2015年是工業自動化的元年,相關要點實施領域已圈定在新信息技術產業、生物制造產業、裝備制造產業、新能源產業上,相關規劃也預計即將出爐。有市場人士分析,產業升級轉型的迫切,將促使該領域迎來快速增長,相關上市公司中長期可適度關注。
東吳證券分析師王衛明表示,工業自動化設備屬于智能裝備的范疇,是“十二五”期間國家要點扶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(2010年10月《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》)。
在未來五年里,伴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原材料、能源成本的上漲,中國制造業將經歷由粗放型、低附加值模式向集約型、高附加值模式的歷史性轉變。作為制造業的“基石”,工業自動化裝備面臨著傳統產業改造提升、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雙重機遇。“其中,行業內將出現兩條顯著的高速成長主線。一是智能裝備加速成長——前期滲透率已經較高的數控機床、過程自動化系統、變頻器等產品增速在明顯放緩,而隨著低端勞動力成本加速上行、產業升級進入白熱階段,‘替代人工’屬性更強、前期滲透率較低的智能裝備,如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裝配線、自動化倉儲設備等,有望越過產品導入期、進入高速成長期,未來5年保持年均百分之20-30的快速增長。”王衛明同時也表示,二條高速成長主線是本土自動化龍頭有望崛起。“受益于國家支持國產化率提升的政策意圖、關鍵零部件的突破,掌握核心技術、研發能力強勁的國內自動化裝備企業有望加快進口替代的速度,實現超過行業平均的高速成長。”